herye天气:

当前位置:首页 >> 娄底侨情

娄底自然资源介绍

作者: 文章来源:娄底侨联 发布时间: 2013-08-07 字体:【】【】【

  

  水资源:娄底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带,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14O0毫米,降水总量113.95亿立方米;按人口、耕地计算,人均 1323立方米,亩均 2630立方米。地下水平水年储量21.64亿立方米,枯水年9.36亿立方米,丰水年32.13亿立方米。区内有资水、湘江两大水系。隔水系支流较多,水源较丰富。全区长5公里,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95条,总长3311.43公里。河川多年平均总量193.93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能资源14.25万千瓦。   

  水产资源:我市总水面85万亩。其中江河水面49.2万亩,水库水面22.8万亩,(包括水府庙水库的3万亩及拓溪库区15万亩在内),池塘水面13万亩(其中精养塘6万亩),宜鱼稻田80万亩。主要水产品种有:青、草、鲢、鳙、鲤、鳊、鲴类、杂交鲫鲤、甲鱼等品种。近年引进一些新品种有:南方大口鲶、淡水白鲳、加州鲈、青虾、中华绒螯蟹。主要养殖方式及特点:池塘养殖以精养和粗养相结合,池塘养殖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名、特、优、新品种初步形成规模。水库水面实行放养、围栏、网箱养殖及捕捞相结合等。大水面开发以围栏网箱养殖为主。稻田养鱼在全市普遍推广,并由稻鱼共生逐步发展为单一的稻改鱼,成为我市水产养殖的一大特色。   

  土地资源:境内土地总面积1217.53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8%,人均面积3.32亩,比全省人均5.57亩少2.25亩。土地利用构成为:耕地22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8.5%;园地25.92万亩,占2.2%;有林地329.13万亩,占27.1%;牧草地(含宜林地)193.44万亩,占15.9%;城乡居民及工矿用地62.48万亩,占5.2%;交通用地12.05万亩,占1.1%;水域85万亩,占7.l%,合计利用土地939.97万亩,占77.2%。未利用地277.56万亩,占22.9%。据全区待开发土地资源调查,共有待开发的土地资源116.3万亩,其中荒坡隙地11O.88万亩,农村废弃地7364亩,工矿废弃地2933亩,河洲滩地1.19万亩,荒水面3.2万亩。按照自然条件可开发成耕地的有7.4万亩,可开发成园地的11.36万亩,可开发为林地的73.19万亩,可开发为牧草地的2.09万亩,可开发为养殖水面的3.O7万亩。   

  植物资源:全市农作物和果树资源常见的有78科,168属2500多个品种。水稻常规品种370多个,杂交水稻21个组合以及大小麦、高梁、玉米、粟、糁 子、红薯、马铃薯、豆类等30多种作物,有340多个品种,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蓖麻、向日葵、油沙豆等8科,70多个品种。经济作物有茶叶、西瓜、百合、烤烟、黄花等30多个科,360多个品种、蔬菜有瓜类、豆角、辣椒、茄子、白菜、萝卜、葱、蒜等58科,480多个品种;饲料作物有水浮莲、水花生、聚合草、葳菜、苏丹草等20多个品种;绿肥有兰花苕子、红花草子、回青、红萍等30多个品种;药材有丹皮、白芍、生地、尾参等150多个品种;树有柑桔、桐柚、桃、李、梨、葡萄、枣、柿、板粟、杨梅、枇杷、猕猴桃等30多科,200多个品种。地方传统名牌特产有新化的苡米、板栗、烤烟、天麻、蘑芋等。   

  动物资源:境内自然条件优越,地貌类型多样,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适宜动物的栖息、生存和繁殖。在自然生态地理动物区划中,娄底地区属中亚热带林灌、草地--农田动物群。从区系成份看特有种类不多,而南北混杂和过渡现象较为明显,又较偏近于华南区,如属华南区系典型种类的动物有穿山甲、豪猪、花面狸、苦恶鸟(白胸秧鸡)、画眉、八哥、饰纹姬蛙、稻瘦蚊、红薯小象甲、桔吹绵价等,而属北方区系的代表性种类有狐、刺猬、蝮蛇、灰喜鹊、苜括盲蝽、潜叶蝇等。境内人口密集,土地开发程度高,只有西部和周边山区尚有成片的自然林带,因此常见的动物优势种类,多为适应生存于丘冈农田和居民区的类群,林栖鸟兽已少见,具有狩猎意义的仅有斑鸠、环颈雉、家雀、黄鼬、野兔、狐、罐和小鹿等中、小型动物。生活在水域、农田中的昆虫、鼠类和两栖类、爬行类等动物,种多量大。50年代以来,由于环境污染、林木减少、过度捕猎等原因,生态平衡有所失调,致使动物资源种类不断减少,群量日趋下降,有的几近绝迹,但有些有害种群如老鼠等反而不时出现暴发性增长,对此已引起高度重视。   境内农户与少数城镇居民素有饲养家畜家禽的习惯。家畜中数量最大的是猪,双峰县是全国瘦肉型生猪基地。牛(含水牛、黄牛)以役用为主。为充分利用草山资源,新化县被国家列为推广“三用牛”(肉用、役用、奶用)的基地。羊以黑山羊最为著名,仅涟源市近年饲养量就达12万头,为全省板皮出口基地。但性状逐渐退化,亟待提纯复壮。马、骡、驴虽有饲养,但数量不多,主要用来拖拉板车。90年代曾在农村出现过养兔热(长毛兔、肉兔、獭兔等)。农村养狗、猫曾很普遍,后因预防狂犬病,狗数量有所减少。家禽中以养鸡为主,多由农户散养。80年代办有机械化养鸡场和规模较大的集中鸡场。鹅极少。养鸭除少数农户散养外,多为牧养。曾先后引进过樱桃鸭、康贝尔鸭等国外优良品种,但均未推广。近年来,在城镇郊区有些农户和居民以饲养鹌鹑、肉鸽(含信鸽)、乌骨鸡等为业,有的还引进了牛蛙、火鸡、珍珠鸡、美国七彩野鸡等新类。原是野生的乌龟、团鱼、黄鳝、泥鳅,也改为人工养殖,以满足消费。主要畜禽品种:解放前,我市境内畜禽基本上是地方品种,近亲繁殖、品种退化。1951年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逐步对地方品种进行选优去劣、引进良种,通过建立家畜配种站,丰富和优化了我市的畜禽品种,以下是我市现在的主要畜禽品种。   

  猪:宁乡猪、砂子岭猪、大围子猪、寺门前猪、黔邵花猪、大型约克夏猪、长白猪、杜洛克猪、汉普夏猪等。   

  牛:湘南黄牛、湘西黄牛、滨湖水牛、黑白花奶牛。   

  羊:湘东黑山羊、成都麻羊、马头山羊、南江黄羊。   

  兔:大耳白兔、小耳白兔、青紫蓝兔、安哥拉兔、西德长毛兔。   

  鸡:本地土鸡、九斤黄鸡、湘黄鸡、三黄鸡、白洛克鸡、星波罗鸡、罗曼鸡、绒毛乌骨鸡、火鸡等。

  鸭:本地麻鸭、樱桃谷鸭、苏州鸭、狄高鸭、卡基康贝尔鸭。          

  鹅:武岗铜鹅 、溆浦鹅、常德鹅。   

  矿藏资源:境内地层发育齐全,矿藏资源丰富,经3O多年的地质勘探,现已发现47个矿种,482个矿产地,其中探明储量的有25个矿种,占全省探明储量矿种的3O%,是湖南省矿种较齐全的地区之一。已探明储量的有163个矿产地(煤矿以井田计算),其中大中型矿床36处,保有储量人全国第一位的有锑,占全省第一位的有煤、白云岩、石灰岩和大理石,占全省第二位的有石墨,第三位的有石膏和黄铁矿。其他如金、铅、锌、铁、锰、钨、粘土岩等矿种的探明储量也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钒、硅石、煤层气等矿种,虽然尚未探明储量,但潜在远景较大,有可能成为未来区内的优势矿产资源。   

  1.能源矿藏:娄底是湖南省主要煤炭产地。全区含煤面积21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6%,60%的乡镇有煤炭资源分布。   

  2.黑色金属矿藏:境内共有铁矿点58处。有锰矿及铁锰矿产地8处。   

  3.有色金属及稀有金属矿藏:境内有色金属及稀有金属矿产有锑、铅、锌、钨、锡、用、铰、金、铜、汞等矿产地121处。锑储量大、产量多、质量优的锡矿山,有“世界锑都”之称。   

  4.非金属矿藏:境内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尤以黄铁矿(硫)、石墨、石膏、石灰岩、白云岩、大理石、硅石和各类粘土矿产为最富。   

  森林资源:境内林地主要由两大山脉组成,西北部为雪峰山及其余脉,东南部为衡山山脉。根据地域差异、森林分布及林业发展方向,将全市林地划分为四个林业区:西北部中山商品用材林区,北部中低山坑木林经济林区,中部丘岗盆经济防护风景林区,南部东部中低山楠竹用材、水土保持林区。到2000年底,全市林业用地355910.4公顷,其中有林地324641.0公顷。按林种用途划分:用材林198847.7公顷,经济林33552.8公顷,楠竹林41872.7公顷,防护林48011.44公顷,特种用途林2030.80公顷。按树种,杉木林84671.8公顷,马尾松林122446.9公顷,天然阔叶林35924.5公顷,柏木林6172.3公顷。全市木材蓄积量1184.7万立方米;全市楠竹面积41872.7公顷,蓄积9143.9万根;全市森业覆盖率42.79%。全市有省级森林公园三个:新化大熊山森林公园,涟源龙山森林公园,双峰九丰山森林公园。全市树龄上百年、胸径在100厘米以上的珍稀大树共有36种、192株。   

  草场资源:我市共有草坡453.8万亩,可利用面积413.8万亩,其中草丛类草场21.7万亩,有成片草场822处,共193.44万亩,其中1-5万亩的24处,面积418209亩,牧草种类有88科348种。按南方标准1头黄牛单位放牧8个月全年采草9490公斤计算,理论载畜量40.5万黄牛单位,现实际载畜量29万头黄牛单位,草场资源尚有载畜潜力11.5万黄牛单位。根据市场需要还可发展人工种植牧草,进一步开发现有草场资源和实现耕地改种牧草及秸秆氨化发展草食动物。

/> />
我要分享:
0
我要纠错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